中华文明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由各民族各区域优秀文化百川汇流而成。如果把中华文明比作一条波澜壮阔的长河,那么岭南文化就是其中一条重要支流。
在这里,古色古香的建筑与现代艺术交相辉映,讲述着一个又一个关于令人向往的颐年时光故事。平安臻颐年在臻颐·77展厅举办“粤韵华章·臻享岭南”下午茶主题活动,邀请长者共同探寻千年岭南风华,共谱颐年新华章,传承历史文脉,焕活颐年新生。
广东汉乐作为中国南方独特的传统音乐形式,承载着千年的历史与文化,保存着六百多首情调不同、形态各异的优秀传统曲目和多姿多彩的演奏形式。本次活动特别邀请演奏家于臻颐·77展厅水院一角弹奏古筝与琵琶,让到访的长者们沉浸式感受汉乐世界。
古筝与琵琶的对话,如细语呢喃,又似波澜壮阔的史诗。这不仅是一场听觉的盛宴,更是将颐年的美好时光揪出一缕,与心共鸣。
岭南诗宗孙蕡作有《广州歌》一诗,详尽岭南风物特色,但诗篇只在纸上,词藻间华美的岭南风物又可在何处寻得呢?
平安臻颐年特于臻颐·77展厅苔院搭建,将骨雕、剪纸、岭南画、端砚、香云纱、粤绣丝巾、醒狮头等地域好物搬进展厅,完成从诗意到生活的跨越,让宾客得以一室内筐罗岭南好物,一掌间品阅岭南百年。
在这里,每一个展品都承载着厚重的历史,每一寸画面都诉说着不朽的故事。漫步于岭南文化展览馆,仿佛穿越时空,与粤韵对话,深刻体验那份历久弥新的魅力。
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工夫茶,其形成离不开饮茶史上的三大革新:条形散茶的制作、瀹饮法的提倡和紫砂壶的出现。茶、法、器皆备,才有可能形成完整的工夫茶工艺,使得宾客在杯盏之间,品茗岭南胜境人生。正如平安臻颐年践行的七维健康理念,唯有多下工夫从多维度打牢健康的基础,方可至臻至善。
回味无穷的工夫茶艺慢品工夫茶,体会平安臻颐年特邀茶艺师的巧手烹煮,在一泡一饮间感悟颐年生活的闲情逸致。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文房四宝,砚为其一,而在中国所产的四大名砚中,尤以广东省端砚最为称著。平安臻颐年特邀端砚大师莫翔羽,将眼之所及、心之所追,于创意中塑神韵,在刀工上显风骨。
端溪古砚天下奇,紫花夜半吐虹霓。端砚虽小,却承载着千百年来中华民族传统工艺美术的发展足迹,顺手拈来,随意生发。
将中国画的写意手法再现于砚石之上,巧妙克服砚石的瑕疵,把石品花纹最美的地方留作砚堂。方寸之间,拓印出历史印记,感受其中韵味。
粤剧作为岭南文化的重要代表之一,一直以来都深受观众的喜爱。为了进一步传承和弘扬这一岭南传统文化艺术,平安臻颐年特别邀请深圳戏曲家协会会员林丹曼和陈沛嘉两位艺术家,为长者带来《柳毅传书》中的《花好月圆》粤剧表演。
粤剧唱词之美,首先在于粤语本身的美感。粤语保留了大量古汉语元素,兼之音调多,自有抑扬顿挫的美感。粤剧唱词也往往脱胎于古典诗词,且坚持一韵到底,韵律感极强,被誉为“南国红豆”。
后续,平安臻颐年也将在北上深三地展厅持续开启多场主题沙龙,为长者提供更多发展自主性、活动力及创造力的卓越私享体验。颐年焕彩,敬请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