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上会对话:让养老变享老,共创康养新标准

摘要:携手第一财经与全球专家,探讨如何打造高品质康养


养老,几乎事关每个家庭每个人。2021年,中国65岁及以上人口突破了两亿人,占到人口比重14.2%,进入中度老龄化社会。


随着老年人口年龄结构、受教育程度,以及财富水平各方面的变化,社会大众对养老的需求越来越多元化,追求更高质的养老生活开始成为一种趋势,社会也正经历从“养老”到“享老”的变化。


新时代、新理念、新需求之下,如何让养老到享老有章可循,打造康养新标准?在蛇口颐年城奠基之际,平安臻颐年联合“第一财经”重磅推出《让养老变享老,共创康养新标准》云上会节目。首次邀请全球康养领域和相关产业专家连线参与,平安人寿康养事业部总经理王宇科,HBA(赫希贝德纳联合设计公司)首席执行官伊恩·卡尔,株式会社日本设计社长篠崎淳,以及美国医学科学院国际院士励建安,共同探讨新时代构建享老型社会的康养新标准。


01序章 谈养老趋势

Q1:全球养老产业发展的趋势是什么样的?如何让养老变为享老?

王宇科:“养老问题是全球话题,而在中国呈现出不同特点。受人口结构、城市发展状况,以及“孝”的文化影响,涵盖从自理到护理的连贯服务,且不远离城市中心的城市型CCRC模式,更受客户欢迎和关注。同时,社会对健康的需求不止“衣食住行”,平安革命性提出了“七维健康”理念,希望为行业打造标杆性产品,助力社会向享老转变。

伊恩·卡尔:“中国50岁到80岁的“婴儿潮”一代,正在为他们暮光之年的生活寻找最好的方式。他们往往见识广博,生活富足,事业有成,可支配收入非常可观,所寻找的不是父辈们的老年生活,而是与时俱进新时代的新养老。

篠崎淳:“中国正在加速步入老龄化社会,呈现出“相对健康的长者”不断增多的趋势。养老设施建设需要提升空间品质要求,需关注“舒适性和娱乐性”,以提高长者的生活质量。满足这部分高品质康养的需求,是目前养老产业需重视的潮流。

励建安人口老龄化是全球趋势,十年左右的时间,中国许多城市将进入深度老龄化。家庭小型化、劳动力减少等问题,将彻底逆转传统养老格局,要求我们重视养老机构的建设问题。

对于高端养老而言,选择最后30年居住的地方需要满足:要有好的自然环境,要有好的室内的环境,硬件可实现高度智慧化,医疗实现全覆盖。

02对话王宇科 聚焦CCRC康养模式

Q1:如何来看待中国养老产业的发展?

到2030年,我国康养产业规模将达到20万亿,第一代“婴儿潮”人群将进入80岁的高龄,这代长者对养老环境和整合式照护提出了更高的需求,传统3%机构养老的供给量与服务标准都将远远不能满足其需求。

其次,要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借力打力去解决人口老龄化问题,比如在靠近丰富医疗资源的城市建设CCRC社区,既可以提供医疗支持,同时满足长者对社交、文化、娱乐等生活的需求。

中国的养老发展环境必将是去往城市型CCRC的方向,并且机构养老占比将超过3%。

Q2:在城市中心打造康养中心的优势和好处在哪里?

第一,中心核心地段所拥有的自然、文化、教育等资源,可以更好地帮客户实现“七维健康”的全面覆盖。以平安首个颐年城项目为例,落子深圳前海蛇口自贸区,优越的康养生活圈涵盖贝尔自然探索中心、海上世界文化艺术中心、太子湾中学、南山人民医院、蛇口人民医院、女娲滨海公园以及南山公园。

第二,第二,市中心资源丰富、交通便捷,可做到无需远离原有的品质生活。

第三,城市核心位置便于吸纳更优质的人才,进而保障“七维健康”定制服务体系更好实现。

Q3:您认为什么样的生活标准,才是真正的享受暮年?

其一是从容享受颐年,免遭频繁搬迁之苦。颐年城·蛇口首次尝试以LEED+WELL双金级认证为标准,从十个环境维度提供舒适保障。覆盖客户自理、半自理到护理的阶段,通过在卧室、洗手间跟厨房三大主核心的功能转换,为客户实现永不搬离的居所。

其次,年老不是一个生命的结束,而是新一轮圆满的开始。我们提出并实践的“七维健康”理念,正是希望客户在保有稳健物质基础的情况下,能以健康的身体与心态,去探索生活的乐趣,去实现个人社会价值,能够做到这两点,就是圆满的暮年了。

03对话伊恩•卡尔 探讨高品质康养设计

Q1:您在中国设计康养的项目,具有什么样的理念与特点?

酒店和康养社区之间的区别是居住时间、社区感、主人翁意识、归属感。我们所呈现的并不是改良后的酒店模式,而是一种全新的居住形态。

我们着眼于文化教育和人文关怀体验,更关注住户间的共享生活体验和可持续为社区做贡献的人群。这是一种非常有趣的设施组合,人们同时享受着私享空间和共享空间。这个新颖的概念,将会在市场上掀起热潮。

Q2:从设计师的角度,您在设计康养项目遇到的挑战是什么?

主要的挑战来自居住者的观念。平安期望入住康养社区能改善并提高人们的生活品质和质量,而不是无奈之举。因此,为打造世界顶尖的康养社区,我们要注重住宅的品质、布局的独特性、空间的灵活性、材料的品质标准,以及社会和环境的意识性。

其次是将科技融入生活。这一代的养老群体对智能化家居有高度需求,照明、供暖、制冷等智能化家居以及预约、预订、会议和课程方面的技术应用,我们需要在设计之时,将这方面的需求规划其中。平安有专门的团队,专注于让用户熟悉和应用住宅生活科技产品。

最后,打造的不仅是一个高品质私享适老化社区,更是一个综合国际化社区,需要在私享和共享之间达到完美平衡。这是一个前景大好的社会互动计划,我们很荣幸率先迈出第一步。

04对话篠崎淳 聚焦建筑人性化

Q1:可否分享一下平安颐年城项目的设计理念?

平安颐年城将“以人为本”作为核心价值,在深圳一线海景位置,打造远离城市喧嚣的“世外桃源”。我们以5大设计理念来开展设计:

第一,场地价值的最大化,释放其山、海等自然风景围合的特质。功能布局上,自理公寓塔楼可最大化眺望海景的视野。

第二,全方位的健康关怀,融合平安的科技优势,引入AI、物联网等最新尖端设备与技术,打造超越时代的康养设施。

第三,量身定制的生活场景,设计了丰富多元的配套设施,同时在空间中融入微自然要素,创造疗愈长者身心的活力场所。

第四,全生命周期的适老化空间。

第五,高品质的建筑形象。典雅方正的建筑外观与入口空间,具有韵律感的连续横向挑檐设计,旨在创造彰显独特魅力的地标性建筑。

Q2:结合日本养老项目设计经验,从建筑构想到细节设计,如何让老人获得“享受”感?

针对每位长者的不同需求,提供定制化空间和服务是日本养老项目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

如何打造可以在各个阶段提供高品质医疗服务的空间,如何构筑“形成邻里社区,创造交流互动”的健康环境,如何切身体验自然的环境,这些都很重要。

在福冈净水GRANDGARDEN养老项目中,我们在建筑中央设计了一个绿意盎然的中庭。促进入住者的相互交流,并通过疗愈的环境来提升老人的身心健康。这样的成功经验也将被运用到颐年城·蛇口的设计中。

05对话励建安 打造健康管理服务

Q1:从软性服务上,怎么样才能做到高品质的健康管理服务?

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一是优质的医疗服务与医疗保障,包括可穿戴装备实现的全面实时的健康监测,合理的医学指导以确保对健康问题的提前预防。

二是,优越的生活服务,包括文娱休闲、餐饮卫生、学习环境等之外,也需要优质的朋友圈,集体的互动交流等激发创造性的活动。三是,提供专属资产管理服务,让老人可安心安享高质量生命。

Q2:中国老年人的健康管理需求痛点在哪里?您认为康养社区的打造能为老年人解决哪些问题?

中国式养老最大的痛点在于孤独,其次是现有的养老机构对养老的错误观念,最后是缺乏养老的专业服务人员。

老人需要的是一个家,不是一张床,未来的康养社区应该创造一个好的社会环境,提供给长者良性的朋友圈的同时,同时将养老的场所向从“一张床”向未来一辈子要住的“家”进行改变,并提供更为专业的、经过学历教育、有知识、有技能的养老服务人员、照护师,通过解决这一系列痛点,中国养老才能有新的发展。

Q3:您觉得我国的康养行业有哪些特点?国外有哪些经验值得借鉴?

国外的养老有一个新趋向,叫做积极老龄化。积极老龄化就是让我们从老年较早的时候就开始加强运动锻炼,提倡健康的生活行为方式、合理的营养,以及连续有效医学监督,美国太阳城就是典型的案例。

在太阳城 ,50-80对老人构成一个村落,村落包含服务设施、体育运动设施。一旦客户60岁退休,就可以选择提前入住村落,大量活力老人入住这里,可以为生活半失能或完全失能的老人提供服务,并将服务转化成时间银行,将来一旦进入需要被服务的时候,服务费用可以被此前的付出抵消或减免,以此形成一个良好的养老机构生态。

06尾声 畅想理想颐年

Q1:您认为的理想养老状态是什么?

王宇科:”保持对生命、对新鲜事物的好奇心,持续探索新鲜事物,以及为其他人做贡献,是我能够进入的一种老年状态。

伊恩·卡尔:”我打算像中国人一样,享受安宁和谐的生活,分享我的智慧。如果将来我需要寻求生活照料和帮助,平安颐年城会是我的一种选择。

篠崎淳:”我更希望自己能够“生命不息,工作不止”。如果社会条件允许,我希望自己还健康时能够坚持学习、思考,在追求极致设计的道路上不断前进。

励建安:”理想化养老院始终是我的追求,我更愿意进入一个积极老龄化的社区,在老年状态下我希望将更多时间存进我的时间银行,实现生命的最大价值。

专业创造价值,为国民提供

高品质的健康解决方案

平安践行“康养有道”,助力社会“老有颐养”